桂花香,明月满|中秋月圆品“桂”香
清风一点,皎月无暇 半部秋意,满院团圆 神州万里,寰宇内外,皆是共此一袭明月光。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,普及于汉代,定型于唐代,盛行于宋朝以后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中秋节,又称祭月节、仲秋节、团圆节等。 中国人对中秋节情有独钟,因为它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乡愁,更渗透于中华文化的每一个角落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,同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中医药和中秋节,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 农历八月,古称桂月,此月是赏桂花的最佳时期。李清照在《鹧鸪天·桂花》中说:“暗淡轻黄体性柔,情疏迹远只香留。”桂花除了馨香扑鼻的香气外,现代研究表明它还具有祛痰止咳、行气止痛、活血化瘀的作用。 民间素来有吴刚伐桂的传说,有专家指出,最符合“吴刚伐桂”中桂树特征植物的乃是肉桂树。那么李清照词中的桂花和吴刚砍伐的肉桂树有什么区别呢?值此佳节,伴着皎皎月光,让我们循着窗外的桂花香,品一下这两种“桂”。 虽然都有“桂”,但桂花树是木犀科木犀属,肉桂树则是樟科新樟属。肉桂树的嫩枝和树皮都可以入药,其嫩枝称为桂枝,而靠近根部的干皮便是肉桂。 《本草逢原》中说肉桂树“辛甘大温……益火消阴,大补阳气,下焦火不足者宜之”。无论是桂枝还是肉桂,颜色都是红棕色的,而且在圆形的切面上还有清晰的纹理,和血管脉络非常相似。 色红入心,故古人认为“桂”可以温补心阳,温经通脉。取自于梢头的桂枝上行之性较强,因此常常用来治疗风寒感冒;而取自于根部的肉桂则温里之性更强,更多地用于治疗内有虚寒的症状。 在这花好月圆的时刻,我们与桂香相伴,祈家人和睦,盼健康长寿,愿美满团圆。这不仅是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美好期盼,更是一种经典的延续,文化的传承。 明月如灯,师恩似海 金桂飘香的九月 不止团圆,不止感恩 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 乐美天祝大家双节快乐!
462